,不用时再松开细绳,那木片又会自动回归原位将孔洞挡住,保证里面的菜籽不会漏出。

类似这样奇巧的发明还有很多,比如博物馆中还在展出的像双头木车、人工碾米桩、角形镰刀等等,都是荆越的发明之一,并且他的发明不只在农事方面,在机关器件上也有研究。】

【刚开始,金万来还很欣喜发现了荆越这个人才,想要将他举荐给神昭大帝。但后来他才发现,原来值得推荐的人才不只荆越一个,李稷于农事上的天分同样突出。】

古古:【等到许州山上的农田产出第一批粮食的时候,相较于其他人家的田地,李稷家田地的粮食产量总要高出其他人家三成。】

【刚开始其他人还以为是李稷运气好,开垦出的农田正好都是土壤肥沃,土质较好的,所以种出的粮食产量才高。

但等到第二年,有人家嫌山上的田地土地贫瘠,种不出多少粮就想干脆放弃掉,但李稷不嫌这个,反而欢欢喜喜的地将这些田地接手过来继续耕种,等到来年秋收所有人看到那片田地时,他们都傻眼了。】

【因为原本被他们嫌弃长不出粮食的地,到了李稷手中,又成了能亩产大几百斤的好田。】

诶嘿,这一下就让他们找出根本原因,也引起了金万来的注意。

不是田的问题,而是种田人的问题。

【古时大宸的一亩田和现代的一亩田面积有所不同,具体有多大主播也不知道,】毕竟古古又没穿越过去亲眼对比看看,他也是从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到这一点,【但据神昭年之前的史料记载,一般普通农户人家一亩田地一年能产七百百斤粮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算是质量比较不错的良田,一般的田顶多只能产出大概三百到五百多斤不等,还有土质不好的,或因当地气候原因,粮食产量更少。

如果想要达到亩产千斤的成就,不光需本年风调雨顺,平常侍弄田地也要勤快,像除草、捉虫啊这些是必不可少,还要保证田地有充足的水源。】

【然而古时的大宸可没有农药、除草剂这类东西,像这些事都需要人工去做,更甚者,如果田地地势高了,通过人力来运水灌溉农田也是常态。】

怎么个人力运水法儿呢?

也就是当时人们能想到的,最原始的办法——用木桶

章节目录